揭幕2021第三届大凉山戏剧节
就連以「黑色百人團」傳承人自居,鼓吹法西斯主義的俄羅斯帝國運動(Russian Imperial Movement),也被允許舉著象徵帝國的黑黃白旗幟走到大街上宣揚理念。
‘I will not be held prisoner: the trans women turned back at Ukraines borders https://t.co/69oDtchJl2 — The Guardian (@guardian) March 22, 2022 另一名來自基輔附近小鎮布羅瓦里的跨性別女性愛麗絲(Alice)也遇到類似的狀況,她和她的妻子海倫(Helen)在試圖越境進入波蘭時被邊境警察攔住。《衛報》指出,由於過程複雜,上千名烏克蘭跨性別者在戰爭爆發時並無個人身分證件。
我們試圖解釋我們的情況,但他們不管。」非營利組織Cohort的執行長Anastasiia Yeva Domani表示。社運人士告訴《歐洲新聞台》,有些跨性別者在邊境被攔截,因為護照或身分證顯示的性別,和他們現在的性別不同。如果突然停止服用激素,恐將危害他們的身體。該國不允許同性婚姻,並且沒有反歧視法來保護LGBTQ+社群。
How a transgender Ukrainian man escaped Russias invasion: I painted my nails violet and wore Moms shirt to look more girly. https://t.co/Pwk4DnAgxX — Insider News (@InsiderNews) March 13, 2022 根據國際LGBTI聯合會的統計,烏克蘭LGBTQ+的待遇在49個歐洲國家中排名第39。「你可以從他們的臉上看到他們在想,你到底是什麼?就像你是某種動物之類的。多數主義(majoritarianism),直觀而論,就是少數服從多數,以多數人的意志為優先,不重視少數和個人。
印度在1947年獨立後,當時的政治菁英為了能夠統合地域上因民族、語言、文化相異而十分破碎的國家,選擇重新形塑一個以印度共和國公民為基礎的集體意識,此意識被稱為「印度民族主義」。儘管也有不少聲音譴責阿蒂提亞納特的施政有意打壓穆斯林,但不可否認的是,這顆政治新星在形象清廉和推行印度民族多數主義的道路上平步青雲,被支持者稱為「印度人民黨的未來」,更有勢頭成為角逐總理大位之人。綜上所述,回過頭來理解阿蒂提亞納特的成功,可以歸因於他在宗教、社會福利及犯罪治理的積極態度。依《中央社》報導所示,阿蒂提亞納特基本確定會再次入主邦政府,成為北方邦37年以來首位得以連任的邦長。
自歷史脈絡論這個現象,要回推到1980年代,當時印度進行經濟改革,推動計劃經濟,工業和貿易朝向自由化發展,降低多種產品的進口關稅,結果進出口的貿易差額促使政府大量向外國舉債,以致1980年代中期開始,印度鉅額的財政赤字和國際收支平衡問題成為該國宏觀經濟一大挑戰。其中,又以該邦的邦長阿蒂提亞納特(Yogi Adityanath)戰績表現尤為亮眼,他在自己的選區拿下超過65%的選票。
我們可期阿蒂提亞納特成為未來研究印度政黨政治的一個重要指標。此政經背景下,對當局失去信心的選民轉向支持印度人民黨,特別是印度人民黨標榜要推行自由經濟市場,建立反腐敗、去官僚的便民政府。印度人民黨也在近年的選戰中,延續一直以來的政黨理念,強調經濟發展,制定與發展相關的政策,塑造為政清廉的形象,藉此也更加穩固該黨的基礎支持群眾。主流媒體將印度人民黨此次的勝利歸功於莫迪政府「印度多數民族主義」的推行,但通過現象看本質,選舉結果所示的民族多數主義盛行,理應被視為一個社會現象,而探究背後的歷史脈絡,將能使我們進一步窺探印度政黨政治的變遷和發展。
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實際作為體現在政治、經濟和文化等層面,如:政治制度建立傾向西方政治架構的聯邦主義(Federalism),尊重各個「社群」的特殊性,試圖化解內部的民族衝突和矛盾。根據《印度時報》(The Times of India)的報導,阿蒂提亞納特的勝選奠基於他宗教性很強的瑜伽士形象,有效落實印度政府推行的社會福利法案和嚴厲打擊犯罪,像是推動婦女及青年創業方案、興建廉價住宅、成立巡邏小組在學校附近保護女學生等等舉措,深得民心。印度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帶領的執政黨印度人民黨(BJP)在果亞邦(Goa)、曼尼普爾邦(Manipur)、北阿坎德邦(Uttarakhand)和北方邦(Uttar Pradesh)四邦份中,取得壓倒性的勝利。
換句話說,印度公民的認同被化約成一個既定的形象,而佔印度總人口近八成的印度教教徒,以多數優勢成為這個形象的定義者。參考學者布萊恩・吉爾文 (Brian Girvin)觀點,印度人民黨試圖將過去包容多元的聯邦體制,轉向單一的民族國家模式。
目的就是為了給予所有印度公民一個平等、無差別的政治身份,進一步強化對印度共和國的認同。印度民族主義之所以在北部地區,特別是今天我們要聚焦討論的主角——北方邦,有著一呼百應的聲勢,和印度人民黨的崛起、該邦的社經結構組成有千絲萬縷的關係。
在印度總理莫迪領政以來,印度逐漸成為一個堅持所有公民要能夠擁有共同文化、身份、歷史、信仰的印度教民族主義國家。例如,針對此次的地方議會選舉,北方各邦的人民黨候選人還額外推出福利政策吸引非印度教徒。印度多數民族主義是印度人民黨取得民意支持、贏得選戰的致勝法寶之一。文化上,法律明文廢止舊有的種姓歧視和給予特定階層優惠性的差別待遇。延伸閱讀 聯合國通過3/15為「打擊『伊斯蘭恐懼症』國際日」,同天印度法院判決學校可禁止穆斯林女學生戴頭巾 「不利於精神進步」:莫迪政府力推印度教,「雞蛋」成為印度官員查禁的非法貨品 以火殉身的印度古老家族「拉吉普特」,來到台灣會上演什麼傳奇故事? 【圖輯】巴基斯坦的印度教徒,逃到印度享受「不寬容的宗教自由」 印度教徒與穆斯林真的永遠無法和平共處嗎?我想說說自己的故事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面對COVID-19(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新冠肺炎、武漢肺炎)疫情後居高不下的失業率和通膨率,印度人民黨候選人不再像過往一樣僅強調共同信仰的價值,開始注重社會福利以吸引非基礎支持者的選票,像是在北阿坎德邦喊出每月向受過培訓的失業青年提供3000盧比補助金、供給長者6000盧比的養老金等等。
印度人民黨在全國人口數最多的邦份北方邦,拿下403個席次中的255席。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文:吳宣萱 印度,是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國家值得一提的是,希特勒當初以武力威壓與政治宣傳並行,這樣的手段如今在普亭身上也可見一班。
烏克蘭 烏克蘭邊境全長約7000公里,位於俄羅斯西側,北邊連接白羅斯,南方緊臨克里米亞與黑海,西邊毗鄰摩爾多瓦、羅馬尼亞、匈牙利、斯洛伐克、波蘭等國,其中除了摩爾多瓦以外,皆為北約成員國。在同盟國戰況接連失利的情況下,英軍在1940年敦克爾克戰役中大規模撤離歐洲大陸,企圖以英吉利海峽為屏障阻止德軍的追擊。
即使如今的俄軍占盡空軍與火力優勢,仍須先以地面部隊控制烏克蘭,才能按照計畫扶植親俄政權,與北約陣線對峙。曾新雅 畢業於國立台灣大學外國語文學系,經歷含中英口譯、學術論文編修、影視字幕翻譯等,現於國際事務領域擔任研究助理與撰稿人。解放軍登台? 反觀兩岸,中國若想以武力犯台,使用的策略與納粹德國對英國、俄羅斯對烏克蘭採用的手段,可能會非常相似。在歷史上,我們或可參考二戰時期希特勒試圖登陸英國沿岸的「海獅計畫」。
在歷史上,威權國家經常使用相似的手段,透過軍事力量威逼目標政體。首先,以受害者論述塑造政治正當性,合理化暴力行徑。
然而,烏克蘭與台灣的情形仍存在顯著的差異。文:麥義恩(Ian Murphy) 譯:曾新雅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戰況陷入膠著,戰事迄今即將邁入一個月,而這種強權國家以軍事力量威壓小國的情形,很難不讓人聯想到國際上其他面臨類似威脅的政體。
烏克蘭綿長的邊界及平坦的地形讓地面部隊容易通行並掌控,過去拿破崙便曾行軍通過烏克蘭、行經白羅斯,直搗莫斯科。共機近年擾台次數、軍機架次都不斷創新高,我國空軍也頻繁升空嚇阻,而擊落區的界定很可能就是依照「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定為我領海延伸12海浬。
Photo Credit: 中央社 國軍漢光演習時的反登陸作戰 歷史呼應 解放軍試圖登台之際,將面臨與眼下俄軍完全不同的情況。俄羅斯對烏克蘭的入侵以地面部隊為主力,但考量到台海距離、我國的飛彈部署與空海防禦體系,解放軍為保護海軍艦隊,多半會依賴空軍火力以取得優勢。經過激烈的反轟炸,納粹空軍在不列顛空戰中蒙受嚴重的損失,空中優勢頓失。和烏克蘭一樣,台灣的地理位置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但地形上則大相徑庭。
要想攻克台灣島的地形,需要充足的空軍與海上優勢,除了會花費高額的軍事成本,強行登陸本身就是一項艱鉅的挑戰。白羅斯極度親俄,而克里米亞於2014年被俄羅斯併吞,因此在地緣政治上,烏克蘭是俄羅斯與北約聯盟國、歐盟國家間的分隔緩衝帶,更是普亭防禦北約勢力的重要關鍵。
簡單來說,中國將更難合理化任何武力侵台行動,若真的爆發戰爭,國際社會的反應也會更加嚴厲並且迅速。台灣本島僅有十四個登陸點,且多數易守難攻。
1941年,二戰期間,希特勒的巴巴羅薩行動也是計畫以地面部隊為主,透過烏克蘭進攻蘇聯。麥義恩(Ian Murphy) 美國新澤西州薛頓賀爾大學國際關係學士、美國軍事大學國家安全研究碩士,現為國立師範大學企業管理碩士生,對印太國際關係、貿易及國際安全議題感興趣。